省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准确把握“45889”总体特征,研究确定“76543”工作思路,用心、用情、用力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助推青海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七项机制”。建立协同联动机制,推动设立省、市(州)民营经济发展专责机构,建立民营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沟通交流机制,实施与民营企业多层次沟通交流,召开1200余场政企对接会,举办民营经济茶座和民营经济大讲堂。建立问计求策机制,完善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程序,健全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广泛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建立精准服务机制,建立3000户重点民营企业库,推行“三送两办一访”服务。建立助企暖企机制,协调解决融资信贷、要素保障、降本增效、转型升级等问题诉求5027项,办结率达98%。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开展政策落实情况跟踪问效,动态监测民营经济发展状况,每季度开展民营经济形势分析。建立问题处理机制,公开征集问题线索,畅通民营企业利益诉求表达渠道,推行“收集、转办、跟踪、反馈”闭环管理模式。
二、强化服务保障,搭建“六个平台”。搭建政策服务平台,在门户网站设立“民营经济政策库”,开设“民营经济政策直通车”,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精准推送惠企政策10.8万条次。搭建交流服务平台,举办各类培训60余场、3000余人次,组织6家企业参加国家民营经济能力提升培训,组织9家企业参与民营经济发展实地观摩。搭建合作服务平台,借助青洽会、广交会、服贸会、品牌日等展会活动,先后组织1100余家(次)民营企业“走出去”,将400多家国内外客商“请进来”,开展产品推介、产业招商,商务洽谈等经贸活动。搭建监测服务平台,及时跟踪了解、统计分析民营经济发展状况,跟踪掌握民营经营主体数量、行业分布、经济贡献、税收占比、劳动就业、民间投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等情况,形成《青海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搭建评估服务平台,将青海民营经济33条列入决策后评估事项,及时跟进掌握民营主体数量、贷款、贸易、投资等数据变化趋势,形成自上至下的政策落实与反馈体系。搭建宣传服务平台,开通“青海民营经济”公众号,发布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青海倡议”,开展“民营经济政策宣传月”“民营企业青海行”等活动,推出“优秀民营企业家风采”“优秀民营企业展播”等系列活动,刊发各类信息2200余条。
三、推进政策集成,构建“五大体系”。构建政策支撑体系,出台民营经济33条,推出金融支持23条、税费服务22条、服务业发展47条、经营主体发展10条等配套政策,建立“1+N”政策矩阵。构建规划实施体系,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提出“十五五”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构建立法保障体系,开展民营经济立法研究,将促进民营经济条例列入立法计划。以科学的方法构建统计监测体系,形成《民营经济统计监测体系》,有效衡量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水平和进程。构建目标考核体系。将民营经济发展作为目标责任(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回应民企关切,开展“四项行动”。开展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聚焦获取经营场所、促进市场竞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服务、纳税、解决商业纠纷、获取金融服务、国际贸易、市场准入等重点难点问题,制定《营商环境改进提升行动方案》,加速推动营商环境改革提档升级,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开展民营经济护航行动,强化惠企政策和政府服务与民营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推动政策落实落地,着力打通从“纸面”到“地面”的“最后一公里”。开展清理拖欠民企账款专项行动,畅通保障民营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渠道,重点清理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中小企业账款,落实逾期未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强制披露制度,完成清欠7.6亿元。四是开展检查过多过频整治行动,针对民营企业反映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清理整合各类督查检查,推进综合执法改革,推行“轻微处罚”和“首违不罚”,推动“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涉企检查频次同比减少48%。
五、聚焦民间投资,创推“三种模式”。创新民间投资项目推介模式,搭建民间投资“三清单一平台一库一机制”,定期推送重点产业常态化项目,公开推介民间投资项目49个,总投资约363亿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密切跟进国家投资政策方向,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鼓励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大工程项目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支持推动民间投资参与基础设施REITs项目,推出EOD省级试点项目,推出格尔木地表水厂首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模式项目。创推“政银税信保企”融资模式。建立健全政府、银行、税务、保险等多方参与的信用融资风险分担机制,推动与民营经济的需求信息对称,升级扩能“青信融”“银税互动”等融资平台,发展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加大首贷、续贷、信用贷支持力度。全省民营企业通过“青信融”获得贷款14380笔,获得贷款金额231.07亿元。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围绕更好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调整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持续推动各项政策落实落地,促进平等准入、强化融资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法治保障、减轻税费负担、强化人才支撑、激发投资活力,全力做好民营经济“娘家人”和“服务员”。
来源: 民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