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文明 建设大事记
2000年3月21日,建立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讨会在北京召开。8月19日,“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成立大会暨揭碑仪式”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通天河畔举行。
2003年1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青海建立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为15.23万平方公里。至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迈开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2005年1月26日,国务院第79次常务会议批准三江源总体规划,投资75亿元建设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当年8月30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正式启动。这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投资最大的生态工程。
2007年12月,国家批复《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并于2008年5月26日启动,项目总投资15.7亿元。
2008年10月1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五条措施中,第一条措施即为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强青海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好转产转业农牧民的长远生计。
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把三江源生态保护进一步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12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工程,通过《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规划》,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以保护和恢复植被为核心,从根本上遏制生态整体退化趋势,使支撑民族长远发展的“中华水塔”坚固又丰沛。
2014年1月10日,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设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工程启动大会在西宁召开。
2015年3月,青海第一部省级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立法,《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正式施行。4月,国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5月,我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实施意见》出台。12月9日,《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中央深改组审议。
2016年4月30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动员大会在西宁召开。5月11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印发。6月7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11月10日,三江源国家公园形象标识正式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