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抓项目促投资作为稳经济大盘的重中之重,作为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巩固提升“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最有效的支撑,作为加快经济复苏最直接的抓手,作为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细走实、持续深化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实践举措,全力做实项目支撑稳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健全完善重大项目全周期链条管理体系,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四大班子一起抓、四个领域齐发力、四项制度共推进、四张清单抓落实、四个平台促融资”的“五个四”工作机制,重大项目建设在稳大局、保底钱、调结构、促转型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高位推动,四大班子一起抓。充分发挥省级领导“领头雁”“指挥员”作用,建立省级领导包联推动重大项目机制,四大班子领导以上率下、亲力亲为,深入一线常态化调研,多次赴国家部委汇报衔接,加强全方位、全天候协调,形成“一揽子统筹、一竿子到底、一专班推进”的“三全三一”工作格局。多次召开部署推进会,36位省级领导包联的48项重大项目,截至6月底,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西宁至成都铁路、玛尔挡水电站、海东红狮半导体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等32个项目已开复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61亿元,投资完成率45%,G227张掖至孟连公路贵德至同德段、格尔木南山口抽水蓄能电站、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青海段)扩能改造等12个项目正按计划开展前期工作。
(二)聚焦重点,四个领域齐发力。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和可能,把“国家政策所许、青海发展所需、人民群众所盼、市场主体所能”作为项目推进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围绕打造生态文明高地,重点实施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全省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等项目,生态文明高地基础不断厚植。围绕建设产业“四地”,重点实施钾肥增产扩能、光伏风电大基地、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天合光能等产业链标志项目落地,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围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西成铁路、西宁机场三期、同赛高速、通信基础设施等项目,蓄集峡水利枢纽、玉树机场改扩建等项目建成投运,效能作用正有序释放。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实施西宁大学新校区、保障性安居工程、教育园区人才服务基地等项目,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三)闭环管理,四项制度共推进。完善联席会商制度,依托省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会同各要素保障部门定期研究,分层级、分领域召开专题会,推动审批部门加快办理规划许可、用地预审、环境评价、施工许可等手续,一揽子协调、多渠道发力做好项目要素保障。会同省财政厅建立政府投资项目与财政资金统筹协调机制,健全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与财政性资金项目管理“一个出口”、各渠道资金统筹安排模式,最大限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健全审批联动制度,依托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加强与省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省自然资源厅“一张图”系统、省工程建设监管信用平台的对接融合、互联互通和业务协同,平台上线至今,申报全流程审批项目21503个,赋码率98.79%,全省266家审批部门通过平台办理审批事项25203项,已办结25183项,办结率99.92%,“一网通办”成效明显。推行调度通报制度,省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调度会,实行每月“一调度、一督导、一对账、一分析、一通报”的“五个一”推进机制,以“月度通报”“工作专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报送直达,保障重点项目按计划落地实施,1-6月全省200项重点项目开复工161项,开复工率81%,上半年完成投资552亿元,占全省投资比重达67%以上,实现超额“双过半”。建立督办评估制度,组建工作组按季深入各市州和重点部门开展专项督导,实施“四促八查”,即:促前期、促开工、促进度、促投资,查要件手续、查计划转下、查建设进度、查监管责任、查入库纳统、查目标完成、查效益发挥、查问题整改,确保项目按要求规范实施。
(四)精准发力,四张清单抓落实。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清单化的工作要求,建立项目清单明任务、问题清单抓整改、责任清单督落实、进度清单看结果的清单管理体系。筛选亿元以上项目,明确时间、进度和主体,形成200项重点项目清单。专题协调天合光能(青海)晶硅公司年产35吉瓦直拉单晶、海东阿特斯新能源公司新能源全产业链、海南基地青豫直流二期340万千瓦外送、华能共和塔拉滩30万千瓦光伏等15个项目、6个问题,制定问题清单,督促地区部门限时办结。印发2023年第一、二批前期攻坚责任清单,督促地区部门扎实推进一季度及年度计划新开工项目可研编制、方案论证、立项审批、招投标等前期工作;按照“投资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要求,把地区部门上半年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压实到602项建设项目上,按照“正常推进、加压加力、以增补签”三个层级出“实招硬招”,实行“日调度、周督查、旬通报”,全力以赴抢时间、抓工期、赶进度,力争完成更多投资实物量。
(五)高效对接,四个平台促融资。会同两家政策性银行,开通重大项目融资“专列”。会同5家省内骨干商业银行,设立重大项目融资“直通车”。会同省内17家金融机构,搭建项目融资对接交流平台,定期推介融资项目,开展贷款集中签约。依托信用信息共享与大数据应用,建立“青信融”融资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四个平台功能,打出重大项目融资“组合拳”,在项目审贷、放款条件、执行利率等方面开通绿色通道,有效解决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难题。专列+直通车+集中签约”平台已累计支持201项重大项目,投放贷款755.9亿元,带动各类资金投入2350亿元以上,今年投放贷款83.7亿元;青信融”平台累计牵线放贷10955笔、123.06亿元。通过融资方式创新,政银合作、银企合作拓展了新渠道,实现了各方“多赢”。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牵总协调职能,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目标任务,强化计划执行,督促地区部门,紧抓施工黄金季、关键期,不断压实责任、压实任务,细化实化服务效能,持续高位推动、协同联动、要素保障、靶向施策、开足马力,乘势而上保持强攻之势,全力拼搏彰显奋进之为,大干三季度、奋战下半年,不断巩固扩大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发展势头,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