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发展改革委积极推动通天河流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
来源: 农牧处供稿
通天河为长江源头干流河段,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是长江源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地段,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由于气候海拔等自然因素影响,该区域森林草地退化问题较为突出,生态保护修复任务需求仍然迫切。为确保通天河流域生态环境尽早得到有效治理和保护,省发展改革委立足“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高效推动《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相关重点项目布局超前落地实施,会同省林草局、玉树州全力做好通天河流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组织谋划,认真审核把关,督促指导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并持续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的汇报衔接,积极争取支持。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草局支持我省启动实施玉树州通天河流域水源涵养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建设范围包括玉树州的玉树市、治多县、曲麻莱县、称多县全域。主要建设任务为:人工种草86.74万亩、草原改良120万亩、围栏封育926万米、荒漠化治理33万亩、封山育林11.96万亩、退化林修复5.55万亩。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有效提高通天河流域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遏制沙化土地蔓延,增加湿地保有量,促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从而提升“水塔”水源涵养功能,筑牢长江源头生态环境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目前,省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分解转下国家投资计划,并督促有关单位做好初步设计(或作业设计)的审批工作,要求建设单位抓紧施工黄金期,加快推进工程建设,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切实发挥投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