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12-05 来源: 政研室提供
11月29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时代、新青海、新征程”系列新闻发布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吴密森通报了青海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及下一步重点任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杨扬回答了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任芮昀主持发布会。
通报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聚焦国家所需、青海所能,积极探索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各项工作稳健起步、推进有力、成效初显。一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产业动能加速孕育。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加快建设,形成钾、钠、镁、锂、氯五大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全面起势,截至今年9月底,清洁能源装机达4424万千瓦、发电量636.8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装机占比90.9%,新能源装机占比64.9%,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33.2%,均保持全国最高。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知名度提升,东西南北四条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精品环线加快打造,一批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布局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响品牌名片,认证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1050个,有机监测草原总面积突破1.2亿亩。二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内需体系加快构建。深推投资攻坚行动,健全重大项目“五个四”工作机制,建立项目管理“1+1+11”工作机制。西宁机场三期、西成铁路等加快推进,中复神鹰1.4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等项目投产。消费基础性作用不断强化,截至三季度,旅游总人数、总收入增长99.2%、1.7倍。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增长19.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1%、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三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对口援青合作事项扎实开展,与8省市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综合交通、生态环境、经贸往来等方面联系更加广泛深入。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出台光伏收益以奖代补等扶持政策,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2042元、增长18.4%,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率超77%。四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活力持续激发。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有序展开,实施清洁供暖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西宁综保区平稳运行,青藏铁路迈入“动车时代”,环湖赛、青洽会、国际生态博览会、“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等赛事会议影响力不断扩大。五是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基础不断夯实。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湿地面积居全国首位,高原高寒湿地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有效提升,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建成高标准农田463.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超过868.4万亩。完善能源保供机制,强化煤电油气产供需调度。全省和省本级风险均实现下调一个等级,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省属企业资产负债率持续下降。
新征程上,我们将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继续加强统筹协调,细化工作举措,把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贯彻一体推动,扎实推进我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一是倾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以更强担当护好生态安全屏障。二是聚力建设产业“四地”,以更高标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三是紧扣投资消费,以更实举措提升内需拉动作用。四是加快改革开放,以更大决心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五是注重联动融合,以更大力度推动城乡区域互促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