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青海国际会展中心新馆隆重开幕。省发展改革委充分发挥青洽会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区域合作核心平台的示范引领作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生态文明高地展区”在序厅精彩亮相,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了我省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领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充分彰显了青海作为“中华水塔”守护者的责任担当,生动呈现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实践伟力。
本届青洽会“生态文明高地展区”以“青海蓝、生态绿”为主色调,紧扣“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主题,科学设置“国家公园示范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专题展示板块,创新采用“图文+视频+场景互动”三位一体展示模式,通过多维度、立体化呈现方式,将青海壮美风光与珍稀生态资源元素融入布展全程,全景式展示了青海作为“中华水塔”“亚洲水塔”的战略地位,系统展现了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与显著成效。
在高地建设成效展区,通过高清图片、专题视频等形式,立体全面展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践新高地为统领,一体推进“七个新高地”建设情况,充分展现了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工程实施成效,凸显了我省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的关键作用,诠释了青海多年生态保护修复成果:草原植被综合盖度增加到58.12%;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逐年“双下降”;大气、水、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优良,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多年保持在96%以上,长江、黄河干流、澜沧江出省境断面水质保持在II类及以上,重点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能力显著提高;雪豹已超过1200只,藏羚羊恢复到7万多只,普氏原羚数量由不足300只恢复到现在的3400多只,青海湖各种鸟类已超60多万只、裸鲤恢复到12多万吨,“生命鸟巢”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案例。
在生态产品展区,聚焦呈现青海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展示青藏高原赋予青海的独特生态宝藏。不仅陈列了来自纯净高寒牧场的高原之舟—牦牛肉(包括冷鲜肉、风干肉、精深加工制品等),以及沐浴充足阳光、汲取戈壁精华的优质柴达木枸杞(鲜果、干果、枸杞原浆等系列产品),更匠心独具地展示了一系列蕴含青海生态文化基因的文创产品。这些文创产品巧妙融合了当地的自然风光(如雪山、湖泊、草原)、珍稀动植物(如雪豹、藏羚羊、黑颈鹤)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如藏族唐卡、土族盘绣、陶艺),采用环保材料和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展区采用“实物展陈+深度案例解析”的立体化展示方式,打通了生态产品向生态价值转换的认知通道。观众不仅能近距离观察、品鉴这些源于绿水青山的优质农畜产品,感受其原生态的品质与风味;更能通过详实的图文、影像资料以及互动装置,深入了解每一个展品背后生动的“两山”转化故事。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以此次青洽会成功举办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要求,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着力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切实发挥好“国之大者”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为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作出发改贡献。
来源: 生态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