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按照全省重大项目事中事后监管工作要求,省发展改革委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切实改进调查研究方式方法,由委地区振兴处会同委评估督导处、省投资项目监测评价中心、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组成专项工作组,赴全省8个市(州)开展中央以工代赈“送政策、送项目、送培训、送服务”巡回服务工作,通过以会代训、靠前服务,指导各地区更高质量谋划以工代赈项目,带动更多务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创收。
期间,行业专家就中央以工代赈政策发展历程及项目谋划储备、申报流程、审查要点等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特别是围绕新时期中央以工代赈政策导向,着重强调以工代赈在稳就业稳经济促增收、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重要意义和在当前超常规逆周期调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要求各市(州)要进一步强化政治站位,统一思想认识,聚力形成推动以工代赈的工作合力。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规范和重点群体务工意愿摸排、劳务报酬合理测算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对项目实施中面临困难问题,逐一探讨交流、答疑解惑、提出建议,为各地区更好推动以工代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此次“四送”巡回服务覆盖全省8个市(州)和33个县(市、区)发改、农牧、住建、交通等行业部门,累计培训市州、县乡及施工单位、编制单位等400余名业务人员,大家一致表示培训及时、有效,对各地区以工代赈工作的开展拓宽了思路、丰富了路径。
此外,工作组重点围绕2021年以来以工代赈项目推进落实成效,深入项目村镇及农牧户核查组织实施、务工带动、报酬发放、就业培训等情况,并通过查阅资料、电话随访等方式,对报酬发放、公示公开、档案管理等资料进行再复核。期间,与县级发改、行业主管部门、村委会、施工队等交流沟通,现场培训讲解以工代赈政策要点。同时,选派行业专家“点对点”现场指导我省首批以工代赈村民自建试点地区,有力推进大通县、共和县、同仁市有村民自建任务的乡村规范履行自建流程,全力以赴打造以工代赈村民自建“试验田”,在全省以工代赈领域充分担当、引领示范。2021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累计安排中央以工代赈资金208396万元,支持全省8个市州实施农业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项目459个。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劳务报酬32111.82万元,带动27461名当地务工群众就近就业、增收创收,实现人均增收1.17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工作安排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持续加大专项指导力度,强化项目监管机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争取国家更大支持,充分发挥好以工代赈项目以民为本的政策功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劲而持久的内生动力。(地区振兴处、评估督导处、省投资项目监测评价中心、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供稿)